学术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报道 >> 正文
学术报告|“当文化遇到科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传播”讲座举行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10日 11:08    点击次数:1116

4月7日上午,文化产业系列前沿讲座第39期“当文化遇到科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传播”在知新楼A1106举行。本次讲座邀请了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副院长、媒体与传播学院传播系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新闻学会新闻教育史委员会副会长,Telematics & Informatics Reports主编、Telematics & Informatics副主编薛可担任主讲嘉宾。讲座由历史文化学院邵明华教授主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提升民族自信、培养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薛可结合团队研究成果,指出当前非遗文化面临“冰”封之痛,即非遗区隔性形成的认知误区,阻碍了非遗圈层的互动;非遗固守性形成的内容陈旧,加快了非遗传承的中断;非遗封闭性形成的关注缺失,阻碍了非遗经济的发展。

通过分析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现状、核心领域分布、研究热点变化等内容,薛可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渐受到各领域学者的关注,并呈现出跨学科融合研究趋势,非遗的数字传播将成为非遗数字化传承与保护创新过程中的一大重要课题。随后,她引入“数字文化”概念,结合具体实践案例,进一步阐述5G、人工智能、VR&AR、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如何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转型,即在文化内容上实现“双创”(创新、创造),在文化传播上实现“双全”(全链、全面)。

当前我国数字文化产品市场广阔,如何以数字技术深度演化与运用,赋能非遗文化传播新平台,薛可从“活”下去、“潮”起来、“新”推动、“传”出去四个方面进行阐释。第一,非遗数字化表达过程中,需要注重媒介所能表达的社会情境、在线传播性、交互性、私密性等特征,以实现对非遗文化场域的表达。第二,非遗数字化传播要始终坚持“内容为王”,在保持原真性的基础上,将非遗与当前新潮文化进行有机融合,实现非遗的流动性传承。第三,将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融合,以人民群众形成非遗消费习惯为前提,推动非遗消费的可持续循环发展。第四,非遗数字化展示要根据不同非遗的文化内涵与表达特征,匹配适合的数字媒介。

文化符号是国家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效的文化符号构建具有共识共情共鸣的国家话语体系成为关键。为更好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薛可提出三点思考,一是要构建“文化共情”新模式,探索文化认同,实现互利共赢;二是要扩充“文化共融”新平台,以科技赋能文化,形成同频共振;三是要探索“文化共创”新路径,推动互动交融,创新涟漪传播。非遗是世界文化的宝藏,更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璀璨的明珠。新技术环境下,薛可对文创学子提出了“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跑出去能干”的期望,并从夯实学科基础、关注新技术发展动向、熟悉数据和统计知识等方面提出建议,希望更多青年学子成为非遗保护传承弘扬的主力军。

交流环节,师生就小众非遗如何乘数字化东风、如何建立产学研长效互动机制、中国文化特色的电子游戏如何出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讲座最后,邵明华对薛可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谢,并对讲座内容进行了简要总结:一是主题前沿性。讲座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传播,观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重大现实问题,同时与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相结合,从数字传播角度切入,为非遗的活态化传承提供新思路;二是理论创新性。讲座内容基于扎实的研究基础,是长期思考研究的结果,学术思想、理论观点以及研究方法创新性明显;三是学科交叉性。非遗的数字传播涉及历史学、传播学、计算机技术与科学等多学科理论和知识,为交叉学科研究和产学研实践提供新范式和新视角。

本次讲座为来自不同学科的师生提供了一次思维碰撞与学术交流机会,为如何在遵循非遗传承发展规律和大众传播规律的基础上,推动数字技术与非遗深度融合,实现非遗数字化转型升级做出新的探索。



【作者:杨甜甜    责任编辑:李虎】


上一条:学术报告|孟庆龙谈“世界史视阈下的中印边界问题与中印关系”

下一条:七校联合“云端文创谈”77779193永利官网专场讲座举行


关闭